清明节不只是扫墓,来历、习俗与饮食,孩子必知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清明时节的天空似乎带着无尽的阴郁,人们的内心也充满了惆怅。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,清明是寄托哀思的日子,需要给祖先扫墓,祭奠英烈,显得庄重肃穆。但清明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,对于孩子来说,除了进行缅怀感恩教育之外,更要多了解清明的背景知识、习俗和饮食,从宏观上理解清明是什么,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,避免成为稀里糊涂的传承者。

清明节的来历

清明,是一个节气,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,它标志着我国物候变化的时令顺序。古人用北斗星的斗柄在傍晚时所指的方向来定季节,也就是“斗建”。在《淮南子·天文》中有记载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清明作为节气的意义就是指导农业生产,如农业谚语所说: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。”“清明种棉花, 秋后大把抓。”“清明种棉多结桃。”这些谚语如今在北方依然流传,也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。

清明从节气变为节日,与古代的上巳节、寒食节有着密切的关联。上巳节是“招魂续魄,祓除不祥”的祭祀活动,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。寒食节则是古代传统节日,分为大寒食、官寒食和小寒食,在这3天,禁止生火,只能吃冷食。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介子推的故事,但其实这并不完全准确。

寒食禁火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朝,在《周礼》中有明确记载。春天干燥,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,春雷也容易引火,所以每年都要禁火一次,然后重新钻燧取火,作为新一年的起点。到了唐代,上巳节、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三个节日界限已经不是很清晰,到了宋代,三者合而为一。一些风俗活动重合,就形成了清明节。

清明节的习俗

清明节的习俗中,扫墓祭祖是首当其冲的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让人放松身心的习俗,如放风筝、荡秋千、踏青、插柳等,都值得带孩子了解。放风筝时,人们仰望蓝天,看着跃动的纸鸢飞到高处,心情格外舒畅。当风筝飞得很高时,剪断或松开风筝线,代表着疾病和灾祸随之散去。荡秋千也是一项大众娱乐项目,每到清明时节,在两棵大树间,拴上麻绳,中间放一块木板,让孩子们坐上去,高高飞起,玩得非常尽兴。踏青则是这个季节特有的活动,正是草木复苏,花开茂盛的时间,人们蛰伏了一个冬天,会趁这个时间外出踏青散心。插柳也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,柳树早已抽枝发芽,传说柳条有驱邪的功能,所以在古代就有编柳条、插柳条的习俗。

清明节的饮食

我们一般把清明节过成寒食节,因为寒食节不能动火,都在寒食节前一天,煮好鸡蛋,等到寒食节的时候吃。除了鸡蛋之外,清明时节还有一些吃的食物,比如青团,也叫“清明果”,是用来祭祖的贡品,现在流入寻常百姓家,而且越来越流行了。青团是由草汁和糯米粉混合,里面包上豆沙、芝麻等馅料,捏成小团,蒸熟,碧绿晶莹,好看又好吃。现在改良的青团都会包蛋黄、肉松等,口味更加独特。

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当作节日的节气,而且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,显得格外珍贵。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来历、习俗、饮食,知道为什么要过清明节,清明节要做什么,从源头上提高认识,传承传统文化才变得更加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