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高效养殖技术指南

泥鳅是底层鱼类,常穿梭于江河、湖泊、池塘、沟渠的浅水处,喜爱中性或稍酸性的泥土环境。其生长、成熟最适宜的水温为25~27℃。泥鳅是杂食性鱼类,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,如浮游动物、甲壳动物、昆虫幼体等,也食水生植物、藻类、有机碎屑和小杂鱼,对商品饲料也有喜好。

泥鳅养殖池不宜过大,一般建造面积为100平方米,水深保持在50~60厘米。养殖池应设有防逃设施,防止泥鳅逃逸。鱼种放养前,养殖池应彻底消毒并施肥,以培养浮游生物供鱼种下池后食用。每平方米放养4~5厘米的鱼苗60尾。

泥鳅多在晚间摄食,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,故应以晚上投饲为主。养殖池应设饵料台,驯化泥鳅集中摄食。投饵次数和量应根据水温而定,一般水温在15~20℃时每天1次,25~30℃时每天早晚各1次,超过30℃时每天1次。投饵量以1小时内能吃完为最适量。泥鳅有贪食的天性,需警惕过量投饵,当水温低于15℃时应停止投饵。

泥鳅养殖需专人管理,包括放养、投饵、施肥和防病。水质要保持良好,需观察水质,及时施肥、换水、增氧。每天早晨要巡塘,观察鱼类情况,发现死鱼要及时治疗。

泥鳅养殖过程中,常见疾病有赤鳍病、水霉病、气泡病、曲骨病、车轮虫病、舌杯虫病等,还有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。其中,水霉病和赤鳍病较为常见,需避免鱼体受伤,并用食盐水或磺胺剂水溶液浸洗消毒。每隔20天用鱼用泼洒剂泼洒,可预防疾病。

车轮虫病寄生于鱼类的鳃或体表,患病鱼摄食量减少,离群独游,严重时寄生虫密布鱼体,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。可用生石灰清塘,发病时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。

泥鳅养殖8~10个月后,个体长至13~18厘米即可捕获上市。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。可采用冲水捕捞和干池捕捉两种方法。冲水捕捞即在进水口处铺设密眼鱼网,放水使泥鳅聚集,然后捕捉。干池捕捉则是在水温降低至15℃以下时,泥鳅钻入池底泥中,排干池水捕捉。

泥鳅养殖,技术虽复杂,但收益可观,只要掌握其生长规律和养殖技术,定能收获满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