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6日,中国足协公布了2025赛季职业俱乐部准入名单,令人遗憾的是,曾两度问鼎亚冠冠军的中超八冠王广州队未能达标,无缘准入。仅仅6小时后,广州俱乐部便发布公告,宣布因历史债务沉重,资金筹措不足,无法继续征战中国足球职业联赛。尽管公告中未提及“解散”二字,但各路媒体和足球业界普遍认为,广州队已等同于解散了。
关于准入失败的原因,部分球迷将矛头指向了曾经的国脚韦世豪,认为其公开讨薪是压垮俱乐部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尽管广州俱乐部在公告中强调完成了债务清偿,但韦世豪的不满情绪迅速蔓延,引发了广泛的关注。中国足协对此事给予了回应,称已收到相关投诉材料,并启动了处理机制。
实际上,广州俱乐部在2024赛季已表现出自救的意愿,包括出租冠军奖杯、直播带货等方式,但面对数千万元的欠薪,这些努力显得杯水车薪。在准入环节,广州俱乐部递交了相关材料,但历史欠薪问题仍被公开曝光,最终未能通过准入。
尽管广州俱乐部在公告中表达了对过去的骄傲和自豪,但球迷和足球产业人士也指出,广州俱乐部的母集团对中国足球的“破坏性”不容忽视。自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,广州俱乐部亏损超过86.35亿元,大部分源于高额的外援工资。母集团对俱乐部的巨额投入都被计入债务,如今甚至无权免除。
目前,广州俱乐部主体和球员的最终选择仍存“未知数”。足校的小球员将流入自由球员市场,选择各自的出路。而广州俱乐部主体,理论上还可以选择保留工商主体,继续从事业余联赛或仅作为青训俱乐部。但历史债务并不会因此消除,未来的道路仍充满挑战。
这一事件不仅令人唏嘘,也引发了对于职业体育俱乐部破产重组机制的思考。如果中足联成立,或许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经验,构建适用于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破产重组信托机制,让财务破产的俱乐部能够依靠托管存活,用时间来化解债务。